首批优质户外运动目的地房源已上线

日期:2025-10-27 浏览: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毛益荣 随着户外运动逐渐成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10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第一批优质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场所名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正式将“北京市平谷区金海湖户外运动目的地”等49个场所列入第一批重点支持名单。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首批重点扶持名单横跨山、水、冰雪等多种自然地貌。项目类型丰富多样,从传统的马术、滑雪到o 独特的航空、钓鱼、划船,可满足不同爱好者的需求。同时,不少目的地紧密围绕京津冀、长三角等国家重点战略区域布局。例如,北京平谷区、延庆区以及河北多地的金海湖都榜上有名,这将有利于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苏州商业银行特约研究员傅一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六部门首次联合发布优质户外运动目的地名单,标志着国家层面建立了系统性、可操作性的户外运动发展框架。通过统一支持标准和方向,不仅为地方政府避免同质竞争提供了精准的政策依据,也开启了“资源-资本-产业-生态”的合作。推动户外运动从野蛮生长走向高质量高效发展的口粮之路。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国家总局经济部门。 10月24日,2025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上发布了《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报告(2024-2025)》。报告显示,到2025年4月上旬,我国参加户外运动的人数将达到4亿;截至2025年6月,对外体育相关企业数量达到33.5万家,仅今年上半年新注册相关企业就超过2.4万家。 “通过政策引导和各界共同支持,我国户外运动协会、俱乐部等迅速发展,户外运动产品供给更加丰富,地区设施逐步完善。”陈军 社会发展司司长今年9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时提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据相关研究机构预测,到“十四五”末,我国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将突破3万亿元,成为体育产业增长最为强劲的领域之一。 《通知》提出,优质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不是试点示范,不是清单,而是对有户外运动资源和发展基础的地区进行更加精准的扶持和强化。这是逐点推动我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的重要一步。傅一夫表示,对外部体育禀赋资源和发展基础的地区进行更加精准的支持和加强,意味着形成“资源禀赋—发展”的闭环支持。从金融角度,可建立中长期低息贷款和投资基金产业缓冲,重点关注低收入空洞经济、智慧阵营等新兴赛道;同时通过特许经营、利润分享、REIT等工具引入社会资本。从服务端,可提供审批绿色通道、建立数字化服务平台等一揽子解决方案 更好地支持户外产业发展。户外产业的发展急需资金支持。 《通知》建议,相关地区要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不断变换产品类型,丰富活动体验,形成收入恢复日常经营管理的长效机制。车俊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还提到,中央资金、公共资金统筹公共卫生资金和其他渠道的资金分配,加大对体育场馆外符合条件的设施和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支持。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对符合条件的户外运动企业提供信贷支持。通过“户外运动活力景观”基金等支持户外运动相关活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户外运动。产业链企业有望加快布局。此次《通知》的相关举措,不仅实现了“到2030年发展近百项优质户外运动”目标的重大落实,而且系统地抓住了链接旅游、体育、装备制造、低海拔经济和区域升级的诸多效应。业内人士认为,首批优质户外运动建设场地公布将直接促进户外制造装备及用品、景区及旅游运营以及潜在低空经济和飞行服务三大产业深度联动发展,释放万亿消费和投资潜力。一些体育行业投资者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户外行业可以参考体育总局、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对外发展体育高品质委建设指导意见(试行)》,提前储备基础设施项目。傅一夫表示,为进一步激发体育消费市场活力,仍需完善供给政策,提供租金、装备、器材等。 对中小型户外企业给予信贷补贴,并对龙头企业提供跨区域市场拓展激励;恩丰富的赛事生态,借鉴“乡村超级联赛”、“越野联赛”等全民参与模式,打造多层次、常态化、可查看的赛事日历;完善基础设施,加快露营地、码头、飞行营地、救援平台等基础设施规范建设,降低参与门槛,提升消费体验。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