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梁奥楠 据交通运输部消息,10月1日至10月8日,全社会综合跨区域人员流动预计24.32亿人次,日均3.04亿人次,增长6.2%。业内人士认为,基于官方和多平台数据,在差异化需求和优质新供给的推动下,文旅融合将持续为假日消费注入新动能。 “双节”期间,假日消费需求集中释放,不少人烟稀少、风景优美、机场较小的城市机票预订量大幅增加。 PinapaQunar数据收入显示,阿拉善、内蒙古吐鲁番、湖北十堰机票预订量跌幅翻倍同比;四川攀枝花、云南普洱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70%。 “这反映出游客对旅行感的认识不断加深。”携程研究院负责人表示,从大众化到小众化、从游览化到沉浸式、从规划路线到表达情感,中国游客的消费选择进一步清晰地体现出认识到“为情感付费、为体验付费”的价值。美团旅游数据显示,假期期间县城旅游消费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51%。 “鸡排哥”经常上热搜的城市景德镇,文化旅游预订量同比增长15%,其中20岁至30岁的年轻人占预订客户的50%。飞猪平台数据还显示,昭苏偏远的新疆、海南旅游目的地订单量黑龙江伊春、新疆博尔塔拉、辽宁抚顺等地的增幅均超过2倍。与此同时,“双庆”期间文旅市场也呈现出多业态深度融合的新景象,体现了旅游消费从简单的“抵达”向深度“融合”的转变。在四川泸州,为期三天的“酒会·银河左岸音乐节”带动当地旅游文化收入同比增长45%。一位从成都乘坐高铁来参加音乐盛典的大学生表示,除了观看演出外,他还打算在泸州再呆两天,通过“城市吃”深度体验当地生活。这种“同城演出”现象是文旅融合的明显体现。此外,文化旅游体验持续升温。美团平台数据显示,文化旅游、考古旅游、博物馆旅游等产业大幅增长。该博物馆已成为游客的兴趣所在,有效推动了周边 3 公里范围内酒店和美食的搜索量不断增加。 “夜游经济”的蓬勃发展,拓展了旅游体验的时空界限。 “双节”期间,携程平台夜游搜索热度环比增长超200%。在石家庄,荣国府、宁荣街上演的《红楼梦》堪称一夜噩梦。通过快闪、脚本游、舞剧表演,游客实现“白天游正定城,晚上看红楼梦”的完整体验。上海浦东美术馆、南京博物院等地区晚间演出人气同比增长5倍以上n 年;无锡南华湾、重庆欢乐谷的无人机和烟花表演,推动景点人气同比增长30%以上。全国举办的300多场大型灯光秀,共同将夜间旅游确立为目的地的主要吸引力。美团旅游负责人表示,“文旅+各产业”打造更多旅游目的地。夜游等新模式的增加,不仅能吸引游客“多住一晚”,还能带动目的地旅游、餐饮、休闲游乐项目全面升级。携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沈佳妮表示,今年“双节”假期体现了旅游消费向基础旅游消费向“体验”转移。游客不局限于目的地的“到达”,而是渴望“包容”。这种从外部到内部的需求变化,是中国旅游市场不断增长的有力证明。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