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各位网友,我手里拿着的是公螃蟹……”10月31日晚,在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直播间,一段高淳区法院法官“带货卖螃蟹”的直播吸引了超过20万在线观看者。不少网友表示:“看了很多遍,看得眼花缭乱”。据《南京日报》报道,这是一场司法拍卖专场直播。高淳区人民法院三名法官成为主播,帮助债务人卖螃蟹,帮助诚实债务人还债。据中央广播网报道,南京中院相关负责人回应称,直播除了帮助债务人解决困难外,最重要的目的是普及法律。在直播间,高淳法院的三位法官以不同的方式介绍了螃蟹,还介绍了“准个人破产”等法律知识。在直播评论区,多数网友对法院热情执法、创新普法举措点赞。有人笑称:“看来做什么工作都要做好!”,也有人感叹“法官这样‘跨界’,就是司法为人民服务的最鲜明象征”。据了解,2.5小时内,直播间卖出了100多单,基本将债务人现家里的成熟螃蟹全部卖光,所得收益从法院监管账户中提取,用于还债。直播的背后,是一个普通家庭十几年与债务抗争的坚韧故事。此次带到高淳法院的螃蟹来自债务人秋拉的蟹塘n的家人。秋兰的父母已经六十多岁了,以前靠海运为生。因为十多年前的一次碰撞,他们欠下了一大笔债务。事故发生后,秋兰的父母回到家乡尝试养蟹。但由于缺乏技术,连年亏损,债务不减反增。家庭债务总额已降至80万元以上。 2025年9月月初,秋兰父母向高淳法院提交了“准个人破产”申请。高淳法院受理案件后,执行人员和管理人员对其财产状况和债务原因进行了全面检查。经过走访蟹塘、查账簿,最终确认,家里的债务主要是因事故和生意失败造成的。秋兰一家从来没有想过逃避债务。为了帮助秋兰一家筹集资金还债,高淳法院量身定制了“资产处置+金融救助”相结合的方案:如果大闸蟹出售后仍没有付款,将协助其向银行申请短期低息、长期的“春信贷款重组”。然而,在养殖过程中,秋兰一家又遇到了剧变——受天气高温和技术不足的影响,螃蟹生长缓慢,未能及时脱壳,收获陷入危机。全国人大代表、青松蟹养殖合作社党委书记邢青松得知情况后,立即联系法院寻求支持。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秋兰蟹脱壳顺利,生长良好。据上游新闻报道,直播截图显示,参与直播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主要负责此次司法拍卖。这是他们第一次尝试处理新鲜产品。南京市高淳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工作人员也表示,本次直播并未涵盖正常工作时间,而是执行团队加班准备的,“目前还没有明确消息,我们是否会继续进行类似的尝试。” “直播间的大部分网友此时都认可了我们的销售,认为我们的直播是一堂生动的法制教育公开课。事实上,我们一方面帮助债务人还清债务,另一方面通过直播向网友普及法律知识。”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